▲启程,回家!1月14日,中国2025年春运启幕。图为当日旅客在广州南站候车。中新社

【侨报讯】1月14日,中国2025年春运正式启幕。一场预计90亿人次、创纪录的“世界最大规模人口迁徙”开始在华夏大地发生,“流动的中国”再次展现出满满的活力。春运首日出行火热,中国交通运输部预计,当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7亿人次。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报道,中国2025年春运于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

春运首日,中国交通运输部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7,239万人次。

其中,铁路客运量1,03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15,952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13,170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782万人次),水路客运量53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04万人次。

交通运输部表示,从总体规模看,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较2024年春运同比增长约7%。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也是包含8天春节长假的春运。“探亲、旅游等出行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激发,推动春运客流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持续增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竺松说。

中国多地多部门联合发力,确保春运旅途便捷温馨。北京站改善旅客进出站方式,提高通行效率;深圳北站携手中铁快运、深圳机场设立服务点,旅客下高铁后可立即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业务。

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的高铁是春运主力。2024年,中国高铁投产新线2457公里,使得旅客春运出行更加便利。

从时空分布看,今年春节较往年偏早,春节前后将呈现学生、务工、探亲、旅游等四种客流叠加情况,集中度较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城市群仍是客流主要集中区。

从出行结构看,自驾出行将稳居主体地位,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

春节申遗成功,带上家人来一场自驾游、体验各地不同春节民俗成为很多人的过年方式。众信旅游集团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出游人数预计增长46%。

为最大限度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交通运输部门加快快充、大功率设施应用,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广泛应用120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设施。同时,根据充电繁忙服务区分布情况,相应增设移动充电设备,提供灵活充电服务。

受240小时过境免签新政落地、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增加等利好因素影响,“China Travel”热度不减,外国面孔也越来越多出现在“春运大军”中。携程一份报告显示,2025年春节外国游客来华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03%。

波兰游客玛格达莱娜14日和家人一起在上海浦东机场候机,准备飞往沈阳,开启中国东北之旅。未来几天,他们还要搭乘高铁前往鞍山等地。

“听说过中国的春运,这次能赶上感觉很特别,既可以欣赏沿途美景、领略民俗,还能多一份别样的体验。”玛格达莱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