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01-16 23:26
▲1月15日,随着邮轮大烟囱的吊装到位,备受关注的第二艘中国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爱达·花城号”)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号船坞内实现了全船贯通,下一步将转入全船内装工程、设备、系统调试。据悉,较首制船“爱达·魔都号”,H1509船总吨位增加了0.64万吨达14.19万吨,总长增加17.4米达341米,客房数量增加19间达2144间,满载游客量5232人。 中新社
【侨报讯】综合香港中通社、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16日发布了中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数据,造船业三大指标全面录得增长──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7%、74.1%和63.1%,均连续15年世界第一,同时也意味着去年全球交付的船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制造。
造船业三大指标中国连续15年世界第一
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造船业的三大指标——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占据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具体来看:
2024年中国造船业完工量达55.7%,意味着2024年全球交付的船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制造。
2024年,中国手持订单量占到全球市场的63.1%。
新接订单量也非常高,2024年中国接到了全球市场74.1%的新造船订单,意味着后续所造的船中有七成以上是中国制造。
此外,中国高端智能绿色化加速推进,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到国际市场份额连年增长。从2021年的31.5%逐年增长到了2024年的78.5%。
在全球18种主流船型中,中国有14种船型的新接订单位居世界首位。多用途船、汽车运输船、集装箱船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都位居世界首位。
2024年中国船企挣得更多了。中国船舶工业利润总额和利润率从2021年的负数逐年回升,截止到2024年的11月,中国船舶工业的利润率已经达到了7.52%,利润总额有471.8亿元人民币。
江苏靖江造全球10%新船
“2019年,中国两大造船企业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进行了重组,诞生了世界上最大的造船集团,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了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北京工信国际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魏志国表示,中国船舶工业不仅基础雄厚,还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船舶总装,建立起了庞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这不仅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还提升了企业的议价能力和抗风险韧性。“此外,中国船企能够敏锐地洞察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计划。例如,随着全球汽车贸易增长,特别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汽车运输船市场需求走高,中国船企迅速抓住机遇,打造了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民营船企近几年来的表现十分亮眼。2024年中国民营船企接单量实现翻倍,不仅占到了中国船企总体接单量的52%,而且在越来越多的细分专业船型做精做强,为国有大型企业的造船产品提供了非常好的补充。”魏志国介绍,江苏泰州的县级市靖江已经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造船完工量占到全球总量的10%。
业界料今年交船量更上层楼
中国造船业在2024年实现一大批高附加值船型相继交付后,多家船企也相继迎来了2025年的“开门红”。元旦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中国船舶上海外高桥造船就交付了11.4万吨成品油船“海洋侦探”号,成为今年首个交船船企;1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82600吨散货船和62000吨重吊多用途船在江苏交付;1月7日,广船国际为比亚迪建造的第一艘70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交付起航。同一天,一艘21万吨氨预留散货船也在青岛完成签字交付。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也透露,今年船厂将创纪录地达到同时在建19艘LNG运输船舶。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认为,中国船舶工业已经迈过了传统制造向现代造船模式建立的阶段,实现了“造船如下饺子”。“客观上讲,只有中国的造船工业能够覆盖几乎全部谱系的船型,这在其他国家是找不到的。从现在来看,2025年应该会比2024年的交付更多一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