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中新社报道,2025年中国中央部门预算3月26日集中向社会公开。中央部门深入贯彻“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格“三公”经费管理。比如,财政部2025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同比下降5%,审计署“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同样降低5%。

中国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内容涵盖部门总体收支预算情况、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以及重点事项说明等。具体包括:部门收支总表等9张报表;对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占用、预算绩效管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项目等情况予以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上述负责人强调,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政府预算公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预算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预算数据已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据统计,2022年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公开率均为100%,省、市、县级部门预算公开率均达到99%以上。

答记者问时,上述负责人表示,绩效目标公开数量从2017年的10个逐步增加到2024年的796个。2025年,各中央部门原则上应将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下一步,中国财政部将持续推进绩效目标向社会公开,促进绩效目标质量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