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讯】港股在3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表现偏软,恒指跌307点至23119点收盘,接近一个月低位。尽管受地缘及中美贸易摩擦困扰,港股全月微升178点,以0.77%升幅计仍跑赢全球主要市场。此外,恒指在今年首季亦累涨3059点,升幅高达15.3%,亦领先全球。

综合香港中通社、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经济数据疲弱令市场意外,高盛上调美国进入衰退机会率,加上美国关税政策续困扰大市,美股下挫拖累港股3月31日表现。恒指当日最终跌307点或1.3%至23119点收盘。

港股首季累涨15%  中资银行股成市场避难所

统计今年一季度,香港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5.25%,最高触及24874.39点;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尤为突出,涨幅达20.74%;国企指数上涨16.83%。

相比全球主要股市,港股表现明显跑赢全球主要股市。事实上,近期已有多家大行指出全球资金正在流入港股及A股市场。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尽管近期有多宗大型配股,但首季公布的股权融资只相当于港股市值的0.3%,远低于2015及2021年约占市值1%的水平,故此并不代表港股估值见顶。此外,今年香港市场的主要资金流入似乎是南向资金,这些资金仍能抵销股权融资活动。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主席郭思治表示,3月31日是今年首季之季结,市场正关注美国统总特朗普加关税对金融市场之冲击有多大。他指出一众中资电讯股及银行股见上升之势,惟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等则略见反复,不太受关税影响的中概股渐成资金避难所。

陈茂波:国际投资者担心“低配”正补仓港股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接受媒体专访时形容,不少国际投资者对投资内地、投资香港,态度转为积极正面,表明担心自己的投资配置“低配”,希望追回来。在外资热烈追货下,港股两个半月升逾25%,市值增7.25万亿港元。

上周香港有多个金融盛会举行,陈茂波每日到访不同场合会见国际投资者。据媒体报道,陈茂波表示,与他接触的金融领袖中,有来自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家族办公室等的基金经理,不少人后悔低配中国资产,希望追回来。

香港特区政府近年亦主动到海外宣讲香港优势及招商引资,去年共协助539家境外企业在港开业或扩张业务,年增41%创新高。

中国证监会:继续推动“惠港5条”落地

中国将为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继续推动资本市场“惠港5条”政策落实落地,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据中国证监会3月31日消息,为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在《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施行两周年之际,中国证监会召开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全体会议。

会议指出,中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是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持企业融入全球经济、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协调机制运行两年来,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推动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制度规则不断完善,协同效率不断提升,风险防控扎实有效,有效助力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规范健康发展。下一步,将继续统筹发展与安全、监管与活力,加强协调机制运行经验的总结评估,完善制度机制,优化工作流程,进一步强化各部门政策衔接、监管协同和信息共享,更好发挥协调机制作用,为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更大力度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继续推动资本市场“惠港5条”政策落实落地,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简称“惠港五条”)。一是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二是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三是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四是优化基金互认安排;五是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今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积极向好,港股涨幅全球第一。前2个月共有41家内地企业递交上市申请,同比增长超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