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04-01 23:36
【侨报讯】综合中新社、香港中通社、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持续回暖,创2021年以来的最佳开局。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1日公布,2025年首季香港共完成15宗IPO,集资额达1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近三倍,创下自2021年以来第一季度的新高。
全球集资排名跃升至第四位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最新报告显示,受多宗大型新股上市推动,今年首季香港IPO募资总额突破1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激增近3倍,全球集资排名跃升至第四位。期内,上市宗数同比增加25%至15宗,其中6宗IPO募资额超过10亿港元。
毕马威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组主管合伙人刘大昌表示,投资者信心回升及AI热潮推动下,越来越多处于发展初期的内地科技公司正考虑通过“特专科技公司”渠道赴港上市。同时,部分规模较大的A股上市公司近期也提交了赴港上市申请,预计香港IPO市场将迎来活跃的一年。
毕马威报告指出,今年首季全球前十大IPO(按募资额计算)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媒体及电信行业。尽管面临贸易关税和利率不确定性,全球投资者对AI及其发展前景仍持乐观态度。
在香港市场,消费行业成为首季IPO的领头羊,上市宗数及募资总额均位居首位。其中,募资规模最大的IPO为一家主打低价策略、深入城镇市场的内地茶饮连锁品牌蜜雪冰城。目前,香港IPO申请企业数量已增至120家,较去年底的86家显著上升。首季完成的15宗IPO中,6宗募资超10亿港元,平均交易规模同比大幅增长195%,达到12亿港元。
四分之一新申请为A股公司
毕马威表示,IPO申请数量上升,主要得益于首季51家企业首次提交上市申请,而2024年第四季度仅为24家。此外,“A+H”上市模式日益受到欢迎,新申请企业中约四分之一为A股上市公司。目前,港交所正在处理的“A+H”上市申请共14宗,其中13宗申请企业的市值超过100亿港元;今年首季新提交的“A+H”上市申请达12宗,较去年第四季度激增500%。
为提升市场吸引力,港交所近期就优化IPO定价流程及公开市场监管框架展开检讨,拟通过调整资本管理结构和增强流动性等措施,为“A+H”上市企业提供更大灵活性。
此外,高盛预计,今年香港IPO市场募资规模有望达到200亿至250亿美元(约1560亿至1950亿港元),而中国离岸发行市场(包括IPO、增发、减持及可转债)全年规模或突破500亿至600亿美元(约3900亿至4680亿港元)。该行认为,“A+H”上市将成为各行业龙头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