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04-09 23:47
▲4月9日,截至收盘,香港恒生指数涨136.81点,涨幅0.68%,报20264.49点,主板全天成交4123.85亿港元。香港中通社
【侨报讯】综合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报道,外资沽货,内地资金加码增持港股,港股昨日(4月9日)出现反转行情。“北水”破纪录入市,恒指早段下跌867点后,逐级收复失地,收市转升136点,全日由低位反弹逾千点。内地资金9日通过港股通买入1054.99亿元(港币,下同),扣除卖出额,净买入355.87亿元,创历史新高。内地资金入市拉动港元汇价升穿7.76,刷新2021年6月以来高位。
美国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提高中国货品关税,空方借消息打压港股。恒指9日早段曾失守250天牛熊分界线,低见19260点。然而,大市在低位获“北水”积极吸纳,加上内地A股转升,空方平仓离场,加速港股反弹力度。恒指收市时转升136点,报20264点。
港汇走强 近四年新高
自美国公布加征关税后,内地资金进场买入港股规模增加,在过去四个交易日,入市金额达到4096.97亿元,扣除卖出金额,净买入达到1033.82亿元。有别于过往主力购入指数ETF,“北水”近期主要吸纳个股。阿里巴巴是9日港股通吸金能力最强股份,内地投资者净买入37.39亿元。紧随其后是腾讯,获净买入28.44亿元。内地资金源源涌入,港元汇价愈走愈强,9日曾升0.17%见7.7579,是近四年高位。
展望后市,富达国际基金经理陈欣欣表示,中国市场已反映大部分贸易战影响,若市场出现进一步调整,将提供吸纳个别行业的机会。投资者可以留意在中国本地发展的行业,例如内需消费、基建投资及供应链自给自足等领域。贸易战阴霾下,出口相关股票或会被进一步抛售,但将提供吸引的入市机会,因为内地出口企业可以灵活运用不同地区作为生产基地。
大摩认为,相对于宏观经济为中资企业产生的影响,美国高关税的影响较小,因为中资股来自全球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收入比重远小于宏观市场。大摩建议,投资者转向A股防守性大型股份,一方面得益于“国家队”增持,另方面内地投资者对外围市场发展的敏感性亦较低。
半导体加速国产替代 芯片股跑赢大市
光大证券国际证券策略师伍礼贤表示,伴随重大利淡消息在短期内出尽,将降低港股下行压力;加上市场憧憬内地出台更多利好经济政策,有助港股回稳。伍礼贤相信,恒指在250天线会有较好支持,投资者现时可以继续持货,观望关税事件发展。
个股表现方面,芯片股跑赢大市,中芯国际升10.4%,收报43.25元;华虹半导体升8%,收报29.5元。招商国际表示,地缘风险加剧,中国半导体国产替代的趋势有机会加速,半导体行业将受益,建议关注国产替代属性较强的公司,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晶圆代工厂。国信证券同样称,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将加速中国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建议重点关注模拟芯片板块,一方面国产化率较低,且全球前两大模拟芯片企业均为美国厂商,另一方面中国模拟芯片企业近几年加大研发投入,产能充足,具有国产替代的能力和空间。
展望后市,证券界人士相信,由于暂时没有更多重大利淡消息,恒指短线有望在现水平整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