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19-02-24 04:29
纽约“最小邮局”曾经位于华埠勿街13号,该址目前是粥面轩餐厅。
■侨报记者林菁
一百年前,纽约唐人街已经初具规模,大部分华人在中国有家室,经常与中国有家书往来,但唐人街却没有一个邮局,直到大约1918年,唐人街才设立一个小小的邮局,这个邮局面积只有9英尺乘以3英尺,比现在纽约街头看到的报亭大不了多少,大约只能容纳两、三个人,因此它被称为“纽约最小邮局”,这个邮局存在了37年,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寿终正寝。
这间“最小邮局”位于勿街13号,现在该址是粥面轩餐厅。随着大量华人涌入纽约,二十世纪初大都会地区已经有大约一万华人,大部分华人分散在唐人街之外的地方,主要以经营洗衣店为谋生方式。每逢周日,华人来到唐人街办事、会友、用餐,不识字的人请人代写家书,或到唐人街来取信件。
许多华人不懂英文,他们一直争取在唐人街设立一个邮局,并且有讲中文的工作人员。终于在1918年,一个叫Ng Que的华人被任命为兼职邮递员,他在勿街13号租了小小的铺位,华人可以在这里买邮票,寄信和寄包裹。他还在屋子后半部设一个神庙,从游客观光业中赚些外快。Ng Que是加州出生,他有三个女儿,女儿轮流来店里帮忙,据说他凭着经营这些小生意,把三个女儿送上了大学,当时还是二十世纪上半期,可以说相当了不起。
这间小小邮局,竟然在唐人街存在了37年。前二十多年由Ng Que经营,他去世后由一个女儿接手,女儿Mai Que Chang那时候已经从纽约市立大学毕业,结婚生子,与家人住在皇后区法拉盛。
1955年11月,这间小邮局宣布关闭,邮政局在华埠披露街建了一个更宽敞的邮局取代它。华埠“最小邮局”的特殊存在引来媒体关注,《纽约时报》特地刊登了两三篇报道。据报道,华埠小邮局的关闭,并非它已经丧失其功能,而是华人社区的邮政业务大幅增加,小邮局已经不胜负荷,华埠急需一间更大的邮局。
据报道,这间小邮局经手大量业务,大部分是寄往香港和台湾的挂号信,一年里卖出的邮票竟然达到10万元。当时美国邮票的面值是2分和3分,国外挂号信需要80分,可见要卖出多少邮票,才达到10万的营业额。
这可能与当时美国对华移民政策有关,美国自从1883年颁布《排华法案》后,华人移民极大受到限制,二战期间中美是盟国,美国于1943年取消《排华法案》,放松了对华人移民的限制,华人终于可以申请家庭团聚,移民数量也开始增加。估计这个时期大量的挂号信件,或许与移民申请有关。
这间邮局是如此之小,遇到忙的时候,顾客不得不排队在人行道等候。1955年11月25日是最后一天营业,Mai Que Chang准备在下午4时30分关门,她在这里已经整整服务了十年,接下来她将到纽约邮政总局去工作,协助辨认寄到美国的邮件上的中文字迹,显然这个在美国出生的华二代也是懂中文的。她打趣说,自己将从纽约“最小邮局”转到“最大邮局”。
华埠新邮局将位于披露街14号
华埠新邮局位于披露街14号,将在两天后的星期一开业,届时有隆重的开张庆祝典礼。周一的业务将很忙碌,因为很多华人周日休息时来唐人街,但邮局周日不营业,他们会把信件留在唐人街的亲友那里,托付亲友帮忙寄出。
新邮局开张是唐人街一件大事,纽约邮政总局局长夫妇和中华公所主席等人到场剪彩,《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张庆祝典礼的照片,一面美国国旗插在邮局门前,现场密密麻麻有大约上百人,看上去相当热闹。新邮局有1000平方呎,考虑到许多华人讲中文,新邮局雇了两名美国出生懂中文的华人工作人员。
披露街这间邮局已经不在,该址现在是一间发廊。华埠老街区目前唯一一个邮局位于宰也街6号,据说它是二、三十年前才开张的,最近它被命名为“李美步纪念邮局”,以表彰这位巾帼先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