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张晶

20世纪60年代,于钱宁娜从有着“南方哈佛”之称的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硕士毕业后,进入皇后区图书馆(Queens Library),并在该系统内服务长达38年。任职皇后区艾姆赫斯特(Elmhurst)分馆馆长时,她为分馆引入首批中文书籍和影音资料,筹划并举办当时图书馆系统中最大的东方文化活动——中国年庆祝活动。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中,她创立了第一个有色人种图书馆员联合会议(The Joint Conference of Librarians of Color)。她是第七社区委员会委员,是市议员顾雅明办公室义工,还是法拉盛青年会等组织的董事。她身兼数职,投身社区服务40载,获得各组织机构的赞誉无数。


攻读范德堡大学图书馆学,竞聘入职皇后区图书馆

我出生在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母都曾留学日本和英国。父亲工作调动至台湾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我们举家搬至台湾生活。父母从事教育,由于家学渊源,我爱好文学,在校读书期间非常活跃,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我大学毕业后,基于当时大学毕业生留学深造的风气正胜,我在半年中学执教期间,准备并进行了留学考试。

1962年,我离开父母只身来到美国南方田纳西州的首府纳什维尔市,就读素有“南方哈佛”之称的范德堡大学。那时来美深造的文科生,为了毕业后顺利就业,多数选择攻读图书馆学,再后来的文科生才选择攻读计算机科学。在范德堡大学攻读图书馆学硕士时,初来乍到,我原先的英文根本不够用,为了更快地融入美国的学习和生活,我和外国人同住学校宿舍。当时不像现在打电话、视频通话那么方便,我和家里的联系,相隔万里,靠得是每月一封的书信。我到美国一个月后,收到了第一封家书。我看着字里行间母亲对我独自在新环境下生活的关心,眼泪就忍不住落下,打湿信纸。父母在书信里写到的家长里短,慰藉了我在异国他乡留学的孤独与乡愁。当然,每每回信,我也会报喜不报忧。研究生期间,经济其实不宽裕,为了解决日常的生活费,我申请了校内勤工俭学的机会。

研究生临近毕业,找工作是我首要解决的问题。当时经济繁荣,企业直接来学校招人,招聘会上对口专业整个系的学生都参加竞聘。我觉得我运气很好,当时我是唯二在招聘会上收到聘书的华人。我拿到一份来自皇后区图书馆、现更名为皇后区公共图书馆(Queens Public Library)的聘书,另一份聘书来自市立大学。市立大学要求入职者再攻读第二学位,因此,我选择进入皇后区公共图书馆系统。工作确定后,我搬至纽约居住,在纽约与留美深造的先生结婚。


效力皇后区图书馆38年,打造东方文化的中心

我在皇后区图书馆工作38年间,先后在法拉盛、奥本代尔(Auburndale)、雷哥公园(Rego Park)、艾姆赫斯特等十余个分馆工作,从普通的参考馆员晋升至分馆馆长。

我在法拉盛图书馆旧馆做参考馆员时,举家搬到北法拉盛居住,我们全家在那里一住便是近50年。当时,别说是图书馆系统华人鲜少,就是社区也鲜有华人的身影,所以每当看到华人,我都会倍感亲切,也很信任。我在法拉盛旧馆上班的时候,一年夏季看到一对男女几乎天天来图书馆,我问了才知道,夏季很多人都要去餐馆或者海边找工作,他们一直没找到事,很着急,又要出钱住宿。我说,“你们两人住到我家去好了。”那时我胆子大,与他们素不相识,只是同情他们的遭遇,就把家里的钥匙给了他们,方便两人外出务工。他们住了一、两个礼拜,找到事就走了,走的时候为了感谢我还留了一个大西瓜。

我在奥本代尔分馆做馆长时,由于当时在艾姆赫斯特居住的华人增多,皇后区图书馆希望我能推广艾姆赫斯特分馆,推广中国文化。于是,我受命调任至艾姆赫斯特分馆担任馆长,在这个岗位上服务了18年,直至退休。

美国实业家、慈善家卡耐基(Andrew Carnegie)在1883年至1929年间在美国捐赠建造了1689座图书馆,其中艾姆赫斯特分馆是1904年建造的卡耐基图书馆(Carnegie Library)。艾姆赫斯特分馆很大,前面还有花园。艾姆赫斯特交通方便,巴士、地铁四通八达,离拉瓜迪亚机场也近,来到纽约的华人多半一开始选择在艾姆赫斯特居住,很快让艾姆赫斯特成为华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我刚到艾姆赫斯特分馆时主推中文,但图书馆的经费并不宽裕,于是我找了很多社区人士捐助,购买了大量的中文书、中文录影带,填补了图书馆中文资料的空缺。我来分馆前,分馆里没有一本中文书籍或影音资料。

纽约是一个大熔炉,为了促进各族裔民众和平、和谐的同住一个社区,我们要把东方文化介绍给外国人,也要主动吸收西方文化,通过文化教育,尽力减少各族间的偏见。因此,我从艾姆赫斯特分馆开始,引入中国元素,把整个图书馆打造成东方文化的中心。

“你让人读一本书了解东方文化很难,但是你让他用眼睛看、耳朵听、亲自参与,这样吸收东方文化就容易得多。”基于此,我每年在分馆举办各种东方文化的活动,尤其是中国年庆祝活动,我到分馆第一年春节就开始举办一直到退休都不曾间断。中国年庆祝活动从早到晚,整整一天时间。该活动是当时图书馆系统里最大的一个东方活动,也是首个将中国茶艺、国画、国剧脸谱、春联、中国结、剪纸、折纸、昆曲、民乐、太极、微雕等各种中国元素、年俗文化相互结合的大型活动。

由于我活跃于社区各个组织间,这对筹备大型活动有极大帮助。为了让中国文化活动多样化,我们邀请了不同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当时,我是纽约中国民族乐团的董事,该乐团是纽约最早的民族乐团。因此,纽约中国民族乐团成为最早加盟分馆新年庆祝活动的一批艺术家团体。此外,为了让活动更加地道,充满中国风,我还邀请了中国国宝级的二胡、扬琴专家来表演。农历年庆祝活动分馆每年都办,年年人山人海,百人礼堂,座无虚席。


创立首个有色人种会议,以文化的了解消除偏见

当然,在艾姆赫斯特分馆工作时,我也有遇到怀有偏见的人。他们不喜欢东方人,瞧不起女性的观念根深蒂固。比如说,他们来分馆找馆长时,一进来就直接越过我,直奔白人男性。他们想,一个是白人,男性,另一个是东方人,还是女性,这还用思考吗?在公共服务、职场中遇到性别、族裔的偏见或歧视难以避免,尽管图书馆里有敏感性训练(Sensitivity Training),但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和良好的心态,从事公共服务未必适合。我认为,通过不断的文化教育和文化了解,能为构建和谐社区,消除偏见起到积极作用。这也是我在艾姆赫斯特推广中文及中国文化相关活动的目的。

美国图书馆协会是美国图书馆界专业组织,1876年成立,总部在芝加哥,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协会之一。华人图书馆协会是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一个分支。在服务图书馆系统中,我参加华人图书馆协会近40年,也曾担任过协会会长,获得该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协会中,我交了很多好朋友,还常常一起被派到国外开会,过程很有意思。

美国图书馆协会一年举办两次会议,一次大会,一次冬季会议。我牵头与好友一起成立了一个有色人种图书馆员联合会议,开创了美国图书馆协会中首个有色人种会议。会议有主讲人讲座、也有研讨会,讨论图书馆员的多元化、少数族裔图书馆员的培训、多元文化网络课程等。2006年,第一次有色人种会议在得州达拉斯举办,为期5天的活动,很多人参加。我想,我们都曾参加过白人主办的年度大会,相互地,白人也应该来参加有色人种会议。于是我邀请一些白人朋友来参加有色人种会议,白人朋友却告诉我说会觉得不舒服。我笑说,“有什么不舒服,白色也是一种颜色呀。”筹备有色人种会议要花费很多时间,例如,我们要商讨预定旅馆、邀请主讲人、预定和布置场地及制定会议流程等方方面面。


退休后身兼数职,继续服务社区

“一个人总要帮助社会。”我从艾姆赫斯特分馆退休后,选择在顾雅明办公室服务,善用自己熟悉社区、非营利机构、组织的优势,每周工作日为社区提供义工服务,帮助华人了解政府部门及民间组织,从服务图书馆读者拓展至服务社区和华人。直至今日,我每日上午都在顾雅明办公室做几个小时义工,需要帮忙的地方我就帮忙,也去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发掘一些对社区有意义的事,然后联络顾雅明办公室一起联合举办。例如,向社区派发环保雨水桶。

皇后区社区委员会委员由皇后区区长任命,每月固定一次全体委员大会,每周几乎都有各小组会议,没有薪水,耗时耗力,但社区委员可以代表各自族裔发声。我被任命为第七社区委员会委员至今30年,在最近皇后区区公所的表彰大会上,我受到区长凯兹(Melinda Katz)颁发的社区服务奖。我记得与第七社区委员会的缘分,开始于我在奥本代尔分馆任馆长时举办的一次艺术活动。当时我邀请了大陆画家来展示绘画,时任皇后区区长的舒曼(Claire Shulman)觉得我活动办得好,又住在第七社区,教堂、中学、社区机构又有人脉,熟悉社区和民众,于是就问我愿不愿意参加社区委员会,我考虑了一下欣然答应。社区委员会中,我一直参与比较重要的土地规划委员会(Zoning Committee),期间我保持客观中立,从社区发展和社区一员的角度思考,不会偏袒任何人。社区有很多民众反对在法拉盛建造高楼,但是开发商按照城市建筑规定建造,也没有向委员会申请减少停车位、改变原有的城市建筑规定,因此社区委员会没有权利约束其开发案。

此外,我还是法拉盛医院顾问委员会委员、纽约长老会医院顾问委员会委员和法拉盛青年会董事。我在多个社区组织和机构任职顾问或董事,从工作到退休,从退休至今,我依然投身社区服务,做义工为社会发光发热。

参与中国年庆祝活动的艾姆赫斯特分馆工作人员合影。

菲律宾乐团来艾姆赫斯特分馆演出。

早期全家合影。

年轻时的于钱宁娜。

2013年全家福。(图片均由于钱宁娜提供)